7月26日涨中宝,2025年第12届世界运动会(简称“成都世运会”)火炬传递在川完成。这是体育赛事最具仪式感和象征意义的环节,这也是体育精神最浪漫却又最具象的表达。
取自三星堆的“薪火”,携着三千年岁月芳华,带着勇气、希望与光明,点亮了世运之光,也照亮了大城进阶的光荣与梦想。
120棒火炬手擎起火焰,将“竹梦”接力相传。他们之中,有追求卓越的运动员;有勇立潮头的创新者;有弘扬文化的传承人;更有努力生活,平凡而伟大的一线工作者。他们接棒、挥手,迎着两侧人群期待的目光,带着千万普通人的梦想、笃定地奔跑于城市中。
薪火传递,这一刻,体育精神与城市精神深深共鸣。千千万万成都人勇毅“逐梦”的群像,最终汇成了一座现代化人民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大乐章。
“竹梦”点燃世运会序幕!“运动无限,气象万千”,8月7日,开幕式见!
1
点亮“体育之光”
解码一座赛事名城
这是世界运动会历史上的首次火炬传递。
作为第十二届世运会的东道主,成都用这场庄重而富有深意的仪式来致敬体育、致敬赛场。同时也以火焰,点亮了助推城市发展的一股重要力量——“体育之光”。
火炬手也是叙事者。“竹梦”传递中,他们讲述着城市与体育、城市与赛事的时代新故事。
成都妹子黄张嘉洋曾在巴黎奥运会艺术体操赛场上,与队友勇夺集体全能冠军,一举实现中国艺术体操奥运金牌“零的突破”!
作为首棒火炬手的她更真切地感受到了体育是通用的国际语言。“我展示的不仅是中国运动员的坚韧与风采,更是家乡的魅力与发展”,体育像是纽带,让成都敞开了更大的开放之门。
“00后”足球后卫胡荷韬,见证了“金牌球市”涅槃重生,更见证了一座“赛事名城”的活力与成长。
随着“金牌球市”招牌的不断擦亮,“看球经济”也不断升温,成为拉动消费增长的重要力量。
办赛不只为了比赛,还为了营城、兴业、惠民。
从大运会到世运会,从马拉松到汤尤杯,近年来,高能级赛事纷至沓来,擦亮了成都“国际赛事名城”的品牌,也为城市插上了发展的翅膀——
体育产业蓬勃生长。去年,成都市体育消费总规模突破750亿元,同比增长超9%。今年,成都将有超80项国内外高水平赛事落地,将力争实现全市体育消费总规模迈上800亿元新台阶。
惠民之路持续拓宽。以赛事惠民生,成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3平方米,
去年全市公共体育场馆免费(低收费)开放服务健身市民550余万人次涨中宝,家门口的设施与赛事,掀起了全民健身的热潮。
火炬一路传递,洒下点点火光。这闪烁的体育之光,照耀的不仅是勇攀高峰的勇毅之路,也照亮了一座“赛事名城”以人为本的不变初心。
2
点亮“未来之光”
解码一座创新之城
国星宇航创始人陆川,是全球“太空AI”领域的引领者。当前,他与团队正一步一个脚印,铺设成都对未来太空与AI融合的探索。
还有缔造中国影史奇迹的成都团队——可可豆动画影视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潘、《哪吒》配音导演陈浩、“哪吒”配音演员吕艳婷。他们的声浪席卷全球,让世界看到了“成都数字文创”的磅礴力量。
这些热衷造梦的创新者,意气风发。成为火炬手的他们,接力擎起“竹梦”,一路点亮燎原城市未来的星星之火。
这本就是一座奔赴未来的城市。
当前,成都的经济发展正保持着高韧性、高质量、高活力。尤其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,驱动起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。
科技创新所营造的“未来”场景,如今已构成城市真实生活的一幕幕——越凡科技末端配送机器人集群入驻成都世运会,将向世界展示成都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力量;沃飞长空自研的电动垂直起降载人航空器从成都城市上空掠过,让“打飞的”出行不再是梦……
创新成果争相“涌现”的背后,是活力的呈现,也反映了一座城市厚植创新沃土的生动实践。截至去年底,成都全社会研发投入824.12亿元、同比增长12.4%,连续9年保持两位数增长;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1.45万家、同比增长11.5%;技术合同成交额达1931.26亿元、同比增长27.95%……
一往无前的创新氛围,就在活力与沃土之中,逐渐浓郁,热气升腾。
薪火传递的那一刻,创新精神与体育精神深深契合。成都用“竹梦”点亮“未来之光”,致敬创新与拼搏。
3
点亮“融合之光”
解码一座活力之城
火炬传递,也是一场文化的盛宴。但在当今城市发展的语境之下,人们看到的这场文化盛宴,已不仅仅有文化的符号,而是融合了“文商旅体”,甚至融进了千行百业的、更加丰满立体的缤纷盛宴、发展盛宴。
文化在其中活了起来,产业在其中有了亮色。
承担这一“解码”任务的角色,各个“能打”。
李子柒,名字即“现象”,她用“短视频”架起一座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坚固桥梁,也串联起非遗代表性传承人、短视频创作者与电商平台,成为跨界融合的“先锋者”。
詹姆斯·爱德华·阿亚拉,这位外籍大熊猫繁育科研专家扎根四川15载,他是大熊猫们的朋友,更是熊猫文化的推广者,邀世界伙伴做客“熊猫家园”,让文与旅深深融合。
大熊猫饲养员谭金淘“谭爷爷”、首位获得奥斯卡金像奖终身成就奖的华人演员成龙……这些火炬手是文化的“使者”“传承者”“守卫者”。他们都在用全新的方式,延伸文化的链条,让场景更多元,体验更丰富。
半个月前,中共成都市委十四届七次全会召开,提出推进文商旅体深度融合发展、加快建设世界文化旅游名城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新路径,也树起了“公园城市·幸福成都”的新品牌。
这条融合发展之路,正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支点、新引擎。“竹梦”一路相传,点燃“融合之光”,照亮活力满满的发展之路。
4
点亮“平凡之光”
解码一座幸福之城
“我只是个简简单单,平平凡凡的成都人”,焦大银在接过火炬时,笑得无比灿烂。他曾用血肉之躯于湍急汹涌的河水中砸开车窗,救下岌岌可危的坠河者。这种精神未必宏大,却点点滴滴筑起了城市幸福的根基。
所以,其实人人都是火炬手。
玉林街道玉林东路社区书记杨金惠、顶级焊工梁恩荣、“成电杰出学生”倪娜、阿修罗乐队主唱靳太然……他们追求严谨、坚守责任、温情善意、一腔赤诚。他们是城市里用心生活的“你和我”,是大时代中的小确幸,丝丝缕缕汇成幸福长河。
连续16年获评“最具幸福感城市”的成都,“幸福力”早已是城市的核心竞争力。飞速发展的进程中,这座城市始终以民为本,不离初心。在人与城的双向奔赴间,城,更有内涵;人,更加从容。
去年10月底,成都启动“开门治堵”工作。短短数月过去,成都完成了两批次186项交通堵点治理和农村公路排危整治任务。许多堵路,就此逆袭为“通途”。
去年9月以来,“进万企、解难题、优环境、促发展”常态化服务企业工作在成都全面铺开。成都用更加用心的态度、更加精细的手段,“有需必应、无事不扰”,为企业纾困解难。去年,成都获评“2024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标杆城市”。
“一城千面”的成都,正不断充实着自身的幸福内涵。这些从容生活、千行百业的奋斗者,也用坚定的步伐,在幸福之城走出了属于自己的小幸福。
正是这样一场接力,深深解码了整座城市。
体育魂、城市梦,最终的落脚点,都是幸福美好的生活。这也是成都办赛的初衷。
火焰一路燃烧,成都的活力与风采尽收眼底,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四川图景,成都篇章。“竹梦”点燃赛事涨中宝,更照亮了大城进阶之路。迎着世界的目光,成都向梦想的彼岸进发,逐浪。
可盈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