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近期热议的《住房租赁条例》即将于2025年9月15日实施。不少人将其与“房东税”关联起来宏琳优配,使得这一话题讨论度居高不下。
有人称税负要增加,有人担忧房租会因此上涨。这些看起来言之有理的推论,却经不起推敲。紧接着,就有不少房东表示要以此为由上调房租。
然而市场似乎并不买账,截止目前55个重点城市租金已连续11个月环比下降。
而随着话题热度越来越高,权威部门已明确辟谣:
《条例》的核心是规范市场秩序,而非增加税负!

据官方消息显示,关于所谓“房东税”的消息,主要源自《条例》第八条规定:
其核心在于,要求租赁合同备案、部门间信息共享、规范租赁行为与权益保障;它不是新的税收征收决定,也不等同于“加税”,权威通稿明确了生效日期与立法目的。
事实上宏琳优配,此前个人出租住宅、月租金不超过10万元的情况下,北京和上海以2.5%的综合税率征收。
广东广州,自有住房出租租金在2000元—30000元之间的,按照4%的综合税率征收。
四川成都,个人出租住房且在成都住房租赁交易服务平台网签备案的,按照0%的税率综合征收,这些综合税负都远低于谣传的20%—30%。
税务部门强调,出租房屋应缴纳的增值税、个税、房产税等规定,早已实施多年,并未因《条例》出台而调整。
由此可见,所谓房东税并非事实,但市场的敏感与担忧,反映的更多还是房东们在下行周期中的脆弱心态。

据统计显示,全国范围内,55个重点城市租金已连续11个月环比下降,其中跌幅最明显的,竟是经济最为发达的上海,个人房源租金同比跌幅11.78%,个人房源新增供应量同比再增至近三年峰值。
租金下降本身应该是件好事,意味着住房成本下降,但是另一方面随着持有房产的人数增多,越来越多的家庭收入组成之中,租金也占了较大的比重。
同时宏琳优配,个人房源合计新增供应量61.80万间,同比上涨12.19%,已经达到近三年来的峰值水平。
其他核心与强二线城市租金环比多为微跌或弱稳、同比普遍转弱,与供给端保障性租赁住房集中入市、个人房东售转租叠加密切相关。

而房租下跌的原因其实并不复杂。
在政策层面,保障性租赁住房与集中式公寓持续放量,形成对个人房源形成了部分分流和竞争,同时备案推进也避免了虚高挂牌价和信息不对称,使得热点区域价格更趋理性。

近两年来,西安二手房价格持续下降,但挂牌量急剧上升,许多业主在反复权衡后,达成了某种默契:
既然卖不掉,那就先租出去,收租总行吧?
然而,现实却给了他们更冰冷的答案,这条看似安稳的退路,如今也正被牢牢套住。
当下,新房持续交付与二手“售转租”,推高挂牌量,另一方面,西安今年仍在批量投放保租房。
仅在8月中旬发布的第二批面向新毕业新就业大学生的保租房,就一次性推出549套房源。
同时西安常住人口净增也有所放缓,2024年西安常住人口仅净增约8.94万人,对租赁需求的边际拉动弱于前些年。
相较之下,例如曲江、雁塔、高新等文旅、通勤需求叠加区,议价力更强、表现相对稳健。
三环外新城次新集中交付片区、老旧小区密集区,在租金上更易下探,这一点与全国城市的普遍规律一致。
西安集中式租赁公寓出租率仍处高位(7月约94.69%),但分散式个人房源在多个主城板块呈量增价弱特征。
从数据与趋势来看,西安乃至全国的租金,短期内仍难以走出下行通道,收租养老的故事,恐怕还是难以实现。
编辑=六言 编审=周鑫
可盈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